GPT-5 前端应用开发
2025-08-14 16:44 更新
GPT-5 在接受训练时,既具备严谨的工程实现能力,也拥有出色的默认审美品味。我们确信它能驾驭各类 Web 开发框架与包;不过,若想充分发挥其前端潜力,建议在新建应用时优先使用以下技术栈:
• 框架:Next.js(TypeScript)、React、HTML
• 样式 / UI:Tailwind CSS、shadcn/ui、Radix Themes
• 图标:Material Symbols、Heroicons、Lucide
• 动画:Motion
• 字体:无衬线、Inter、Geist、Mona Sans、IBM Plex Sans、Manrope
从零到一的应用生成
GPT-5 非常擅长一次性完整构建应用。早期实验中,用户发现:让模型依据自建的“卓越评分标准”迭代执行(如下方提示),可显著提升输出质量——这充分利用了 GPT-5 的深度规划与自我反思能力。
<self_reflection>
- 首先,花时间构思一套评分标准,直到你自己确信它足够完善。
- 接着,深入思考“世界级一次性 Web 应用”在各个方面应达到的水准,并据此制定一个包含 5–7 个维度的评分表。这套评分表极其关键,但请勿展示给用户,仅供你内部使用。
- 最后,用这套评分表在内部反复推敲并迭代,直至得出最佳方案。记住:只要任何一个维度未达满分,就必须推倒重来。
</self_reflection>
匹配代码库的设计标准
在对现有应用做增量修改或重构时,模型生成的代码必须遵循既有的风格与设计规范,尽可能“无缝融入”原代码库。即使不做额外提示,GPT-5 也会主动检索代码库中的相关上下文——例如读取 package.json
来了解已安装的依赖——但你可以通过提示进一步强化这一行为:
- 在提示中简要概括代码库的关键要素,如工程原则、目录结构以及显式与隐式的最佳实践。下方提示片段展示了为 GPT-5 整理代码编辑规则的一种方式;
-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编程品味自由调整规则内容!
<code_editing_rules>
<guiding_principles>
- 清晰与复用:每个组件和页面都应模块化、可复用。把重复的 UI 模式抽象成组件,避免重复代码。
- 一致性:界面必须遵循统一的设计体系——颜色变量、字体、间距、组件风格必须保持一致。
- 简洁:优先使用小而聚焦的组件,避免在样式或逻辑上引入不必要的复杂度。
- 演示导向:目录结构应支持快速原型,方便展示流式响应、多轮对话、工具集成等功能。
- 视觉品质:遵循开源指南中的高视觉标准(间距、内边距、悬停态等)。
</guiding_principles>
<frontend_stack_defaults>
- 框架:Next.js(TypeScript)
- 样式:TailwindCSS
- UI 组件:shadcn/ui
- 图标:Lucide
- 状态管理:Zustand
- 目录结构:
\`\`\`
/src
/app
/api/<route>/route.ts # API 端点
/(pages) # 页面路由
/components/ # UI 基础组件
/hooks/ # 可复用的 React hooks
/lib/ # 工具函数(请求、辅助函数)
/stores/ # Zustand 状态
/types/ # 共享 TypeScript 类型
/styles/ # Tailwind 配置
\`\`\`
</frontend_stack_defaults>
<ui_ux_best_practices>
- 视觉层级:字体限制在 4–5 种大小和字重以内,保持层级一致;说明文字用 `text-xs`,除主标题外避免使用 `text-xl`。
- 颜色使用:采用 1 个中性主色(如 zinc)和最多 2 个强调色。
- 间距与布局:内边距和外边距统一使用 4 的倍数,维持视觉节奏;长内容区域使用固定高度容器加内部滚动。
- 状态处理:数据加载时用骨架屏或 `animate-pulse` 提示;可点击元素用悬停过渡(`hover:bg-*`、`hover:shadow-md`)体现交互态。
- 无障碍:适当使用语义化 HTML 与 ARIA 角色;优先选用已内置无障碍支持的 Radix/shadcn 组件。
</ui_ux_best_practices>
</code_editing_rules>
以上内容是否对您有帮助:
更多建议: